本帖最后由 好热 于 2017-3-6 15:05 编辑
草编现场, “老师”示范“学生”学
(记者 曾鹏程)2月9日一大早,沿滩区黄市镇红旗村村民王林英早早来到村委会,拿出准备好的灯草,一边现场示范,一边为姐妹们上课。“灯草浸泡的时间一定要掌握好,浸泡的时间太短,会韧性不足,在编的过程中容易折断;浸泡时间过长,灯草吸足水分后膨胀,编出来的草帽晒干后,网格会很稀,不好看……”
黄市镇编织手工草帽至今已有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今年30多岁的王林英从小耳濡目染,是编草帽的行家里手。2016年,沿滩区妇联在红旗村实施“妇女居家灵活就业”项目,要求王林英为大家传授手工编织技艺,她成为了人人尊重的“王老师”。
围坐在王林英四周的十多位妇女姐妹,一边听讲,一边拿出灯草实践。其中,38岁的李英格外认真。李英是湖北人,十多年前在外打工期间,与红旗村村民郭世雄结合,嫁到了红旗村。此前,李英一直与丈夫在成都打工,一双儿女由父母照看。考虑到儿女缺少父母关爱,而且公公婆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越来越差,两年前,李英决定不再外出务工,在家照看孩子,可生计却成了问题。正在这时,村里实施“妇女居家灵活就业”项目,一个个姐妹都从中找到了挣钱的路子,李英也毅然加入到队伍中来。
由于自己是个“门外汉”,李英在学习中格外认真,进步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现在一天能编六七顶草帽,每天能挣40多元。”李英说,2016年,区妇联还为自己送来灯草种子,她种植了1亩多灯草,每亩灯草能收入5000元左右,她对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充满信心。 “以前,我们村有一半多的妇女外出打工,现在通过技术培训,许多妇女回到家中编草帽挣钱。”红旗村妇女主任郭世先介绍,今年,该村外出务工妇女数量与去年相比下降了近一半。全村有800多人从事手工编织,人均每月有1000多元收入。
多点开花, 1000多妇女实现居家灵活就业
联络镇高滩村也是通过沿滩区妇联牵线搭桥的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一个先行点。该村通过成立鞋业代加工专合社,吸引贫困妇女从事鞋带编织、鞋帮鞋扣装订等轻劳力手工活,实现在家就业,每户每月可增收600至800元。
村民陈光友3年前查出患有脊椎骨结核,现在虽然通过治疗身体已基本恢复了,但家里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而且她本人也丧失了劳动力。专合社成立后,陈光友第一时间加入进来,通过自己灵巧的双手,她成为了专合社里收入最高的人,每年收入8000元左右,不仅养活了家人,还有余力还债。
沿滩区妇联结合“新家园、新女性、新生活”项目,送技术、送岗位。先后为农村贫困妇女和失地失业女性农民开展草编、电脑、彩灯制作、家政等实用技术培训60余次,通过各种招聘会对接企业,安置合适的岗位解决就业生计,累计为1000多名妇女解决了就业问题。
“两癌”筛查, 救助109名患病致贫妇女
近年来,妇女“两癌”发病率高,沿滩区妇联与区保健院合作,为全区适龄农村妇女进行免费“两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富全镇金南村的甘水情就是免费“两癌”筛查的受益者之一。
2015年6月,在免费“两癌”筛查中,被检查出宫颈有病变,并没有引起甘水情的重视,但却引起了医院和妇联的注意。经过反复做工作,甘水情终于被“说服”,到医院进行了更加详细的检查,检查结果惊出了甘水情一身冷汗。她患有严重的宫颈炎,并伴有灶性,随时有癌变的可能。在医生建议下,甘水情及时采取手术治疗,遏制病情恶化,避免了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2011年以来,沿滩区共完成“两癌”筛查6万多人,积极争取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109名患“两癌”的贫困母亲,分别获得一万元救助金。鼓励她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树立勇敢面对生活的信心。沿滩区妇联主席王永强说:“沿滩区妇联充分发挥‘娘家人’作用,采取多种措施多渠道帮扶贫困妇女和困境中的儿童,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及妇联‘娘家人’的关心关怀,过上美好的生活。”
|